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ENGLISH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学引导毕业生树立多元就业观
 
教育新闻      2023-05-17 13:19:08      中国教育报       点击

王寿斌

大学生就业难,最终缘于人才的供需失衡,但结构性矛盾亦是客观原因。墨守成规、过于纠结,只会故步自封;坐而论道、举棋不定,或将错失良机。只有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与时俱进设定就业预期,放眼长远并及时付诸行动,方能摆脱就业困境。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季,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格外引人关注。近日,由央视新闻微信公号、人民日报微信公号相继推送的新闻《我从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冲上热搜,高职院校毕业生给清华大学学生当老师,如此强烈的角色反差和出人意料,让这一新闻抢人“眼球”。蹭着这一“热度”,国内多所高职院校纷纷晒出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典型或成功案例,或成为全国劳模,或荣当党的二十大代表,或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或考上硕士博士,等等,不一而足。相比这些为数不多的幸运者,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尚在为就业发愁、为前途担忧,尤其是广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学历门槛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更是面临尴尬,这进一步引发人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众所周知,全国每年都会有数百万名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离校,今年更是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峰值。加上前几年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而累积的存量就业群体,以及就业之后想要“改善性就业”的群体,使得“待就业”人群变得更加庞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一客观现实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外部条件相互叠加,共同形成了2023年较为复杂的就业环境。大学毕业能到清华任教或成为全国劳模者毕竟凤毛麟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常规就业才是必由之路。发人深思的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焦急呼声中,我们同时也感受到企业“招人难”“引才难”的热切企盼;在就业“内卷”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的情况下,又传来部分985、211重点高校的硕博毕业生人数远超本科生的新变化,这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显复杂。“众难”并存之下,结构性矛盾充分凸显,需要大学生们主动转变就业观念、适时调整就业预期、及时走出就业困境,这不仅非常必要,而且特别重要。

面向未来,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就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经历了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想方设法尽己所能谋求一份相对稳定、待遇较高、前景较好的职业,本无可厚非。但若过于挑剔,一门心思纠缠在考公、考编、进国企上,则很容易错过许多难得的就业机会,与一些合适的岗位失之交臂。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即使在新政之下有了考编考公的资格,面对强手也未必能够轻松胜出。而且,未来社会,以AI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将会非常巨大,甚至翻天覆地。近几年,教育部多次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更替信息,人社部也连年发布新时代新职业目录。在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其中新增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专业数量明显增多。诸多前瞻性的国家布局启示我们,未来社会大部分人不可能终身从事一个职业,换岗更业将成为常态。所以,我们不能用陈旧的就业观念束缚自己,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当前的就业择业,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该就业时应当及时就业,避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犹豫和选择上。

面向现实,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就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相继启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一系列特别举措,为大学生就业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提供更丰富的机会。2022年3月,为了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全新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打造24小时365天“全时化、智能化”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然而,现实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岗少人多”的格局暂时无法改变,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毕业生存在就业弱势的情况客观存在,尤其是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过于企求“高薪”“稳定”“对口”,讲究“办公室优先”“大城市优先”“大企业优先”,人为导致“有岗不赴”“有业不就”,缺乏必要的就业理性,迫切需要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科学调整就业心态。

面向小众,以变通的思维拓展就业。毋庸讳言,纵有前瞻布局在先,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始终存在,永远无法追赶市场需求的脚步。春江水暖鸭先知,人才市场的风向也是首先被行业企业捕捉。当机器换人日益普及,当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当以往一直被“卡脖子”的技术在国内企业逐渐展开布局,本科甚至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将不得不跻身企业的技术应用型岗位成为“普通工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原有的就业机会。如果高职生不能认清形势,一味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旋涡不能自拔,肯定很难找到“心仪”的岗位。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变换一种思路对待就业,就会惊喜地发现,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超前于人才培养的“小众”岗位,因为鲜为人知而无人问津,或因缺乏稳定性而让人看不上眼。现实中,这些小众岗位(职业)普遍需求“倒挂”,但却由于超前于社会和市场而前途广阔。只要我们敢于“降格委身”、善于“投其所好”,同样可以做到“钱景”一片光明。如果我们能够从对小众职业的特别关注中寻找到创新创业机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可谓一举两得。

面向实践,以积极的行动启动就业。就业之“就”是个动词,释为“开始从事”。因此,就业的关键是要果断行动,而非犹豫不决甚至“高不成低不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观望等待而不付诸行动者大有人在,以升学名义推延就业者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媒体报道说,为了能够拖延毕业时间、短暂逃避就业压力,同时保住应届生的身份,有一部分大学生竟然选择主动“挂科”,而且还不着急补考。从长远角度来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不就业”“缓就业”均非良策,不仅会在个人学籍档案上留下“劣迹”,而且还容易错失良机。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现时所学与市场需求比较贴近,如果“冷藏几年”或将不合时宜,存在人为加大就业难度的风险。从近几年各地发布的各类人才招聘政策看,各级政府都对应届毕业生特别照顾,预留了充裕的面向应届生的岗位,只要放平心态、讲究技巧、果敢行动,定能心想事成。初次的就业或许未必能够尽如己意,但及时的就业却能为我们积累难得的工作经验,他日时机成熟再作职业迁移和提升,当属明智而智慧的选择。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发布时间:2023-05-17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5月166